随着复工复产相继落实,4月1号发布的3月财新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取得50.1,较2月的历史低点回升9.8个百分点,显示信息制造业行业景气度基本趋稳,但改善力度仍比较有限。 这一行情与中国统计局制造业PMI一致。中国统计局发布的3月制造业PMI取得52,较上个月回升16.3个百分点。 因工厂大规模停产和城市交通受到限制,制造业产量在2月创下历史最大减幅,随着一部分限制对策放松,3月产出率恢复增涨。但是,新订单指数虽较上个月明显回升,但仍处在收缩区间。很多受访公司表示,新冠疫情不断导致订单被延迟或撤销。除此之外,因世界各地都会竭力遏制疫情,3月新出口订单量也明显降低,但减幅较上个月明显变缓。 就业指数也在收缩区间内明显回升,已回到疫情前的中枢水平。公司表示,职工自动离职和公司缩小成本,一同导致劳动力收缩。因为近期几个月公司减产,产能压力再次存在,积压工作指数仅较上个月小幅度下降,仍处在历史上位。 3月制造业供应链依然紧张,公司表示供应商产能收缩、原材料紧缺,导致供应商均值交货速率进一步减慢。 3月制造业采购库存量指数在收缩区间内出現修复,但仍处在近些年低位。生产商表示因为原料紧缺,仍必须使用原来库存量,原料库存量明显降低。受疫防限行导致物资运输艰难等影响,产成品库存量指数则重回扩张区间。 原料购入价钱重回收缩区间,但减幅轻度。很多公司表示,成本降低与世界需求减少相关。生产商也普遍再次下降商品市场价,以提振销售。 主要受疫情转好后需求可能回升的预估提振,我国制造业界普遍对将来12个月生产抱有信心,乐观度在2月创下的五年高点微降。 月制造业承担双重压力。一方面,复工复产尚不充足;另一方面,外需恶化、中国消费需求并未大规模启动,因此导致生产扩张仍较为有限,沒有见到明显的生产回补。但是,企业家信心依然较足,就业吸纳基本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给经济在疫情以后的迅速修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何创造消费需求? 直接增加工薪收入,可产生比其他任何扩张政策都更加直接的消费扩张效应。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将直接提高人们的消费信心,增加消费支出,这比未来预期收入增加所产生的消费扩张效应来得快。如果未来预期收入下降,人们当前收入的增加可能会较多地变成储蓄的增加而不是消费的增加,但在未来预期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收入增加会导致消费支出增加。在未来预期收入不变条件下当前收入增加所产生的消费支出增加,要比当前收入不变条件下未来预期收入增加所产生的消费支出效应大。而且,当前收入增加对收入者产生未来预期收入增加的效应,有利于削弱或扭转当前普遍存在的未来预期收入下降或不稳定的心理,从而产生增加当前消费支出的效果。 直接增加工薪收入,使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大面积普遍增加,有可能促使人们普遍增高消费热情,扫除沉闷气氛。 |